广州“湖北制衣村”更新改造:19万湖北服装人的去与留

2021-08-05展示 2.2万次浏览 570次
康乐鹭江将全面改造,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安置地块全部房屋拆卸。

7月30日下午,暴雨过后,广州海珠区康乐村的地面,还蒸腾着一丝潮湿的热气。

村里的小型公交车、电动车、摩托车、拉着长长的布料的小板车、行人,在狭小的街道上挤作一团。人们先是不停地鸣笛,又不得不花时间相互让道,再扬长而去——这样的场景,每天都在康乐村上演。

康乐村是广州有名的城中村,据海珠区官方统计,该区登记在册的湖北籍外来人口近19万人,被人们称为“广州湖北村”。

改革开放初期,广州吸引大量外来人员淘金。因邻近华南最大的服装面辅料市场中大纺织商圈,康乐村发展起了制衣产业。

2000年左右,康乐、鹭江聚集了大量来自湖北的务工人员,他们打造了一条服装生产加工产业链,“做衣服根本不用出村就能拿到成品”。

像广州其他功能性城中村一样,人口密度大、产业庞杂的康乐村一度成为“脏、乱、差”的代名词。在很长一段时间,关于康乐村面临拆迁改造的风声不断。

2020年12月,广州康乐村,村里每一天都会出现“拥堵”

康乐村里的湖北制衣厂老板们对这个说法早已不以为然。在他们看来,村里街道、房屋修修补补没间断,但大拆大建从没见过,“传了好多年了,但一直没见拆啊,雷声大雨点小罢了”。

2020年底,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挂出了广州海珠区凤阳街凤和(康乐村、鹭江村)更新改造项目公开选择合作企业公告,改造范围内总建筑面积335.94万平方米,改造投资总金额约为346.67亿元,其中复建安置资金约250.77亿元。

据《时代周报》报道,这是广州城市更新挂网招商以来,截至目前投资总额最大的旧改项目。如果一切顺利,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全部安置地块上的房屋拆卸。

记者于2020年底、2021年7月底三次探访康乐村,尝试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下这个城中村的细节,以及湖北制衣厂老板们面临康乐村改造的一些想法。

2021年7月,广州康乐村,7月正值制衣生意淡季

制衣村众生相

康乐村是一个自成体系的“小社会”。

水果店、手机店、餐饮店、药店等一应俱全,就算不出村,里面的基础设施也完全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。

尽管康乐村功能俱全,但层层叠叠的楼房,总是让人感到压抑且密不透风。

最熟悉这些街巷的,就是小板车、电瓶车师傅。在康乐村门口随手招一辆电瓶车,花十块钱,师傅就可以带你穿过挤得水泄不通的道路,到康乐村任何你想去的地方。

初来乍到的人是极其需要这项服务的。如果对自己的方向感过于自信,康乐村一定会让你心服口服。

这里的街巷狭小而密集,且多分岔路。复合厂、印花厂房、包装设计公司等招牌眼花缭乱,店铺、小工厂躲在黑乎乎的角落里,一不留神就错过。

在康乐桥附近,总是有一群制衣厂的人坐在小板凳上,前面支着一块块牌子,“诚寻客户,专业衬衣、裙子、针织卫衣”、“诚寻客户,全品类女装,长期合作”。

2020年12月,广州康乐村,制衣厂老板们成排坐在街头,诚招客户

康乐村制衣厂的客户多来自沙河、十三行等服装城批发档口,或者是外贸、网上订单。早些年,制衣厂都不愁订单,工人们连续不断地加班,现在已经大不如前。

寻客户的张先生告诉记者,七八月是康乐村服装生意淡季,制衣厂能接到订单的机会不多。有时候,制衣厂的人在招牌前面坐一天,也未必能接到一个订单,“没有办法,现在生意难做”。

在康乐村,工人的流动性是最大的。每到夜幕降临,下班的工人们团团聚集在康乐桥边。这是他们的社交场所,也是获取信息的线下最佳场地。

他们相互打听哪些厂生意好做,哪些准备卖厂走人,哪些厂还需要工人。但总的来说,为了保住订单又发得起工资,“招工的厂已经越来越少,大家都在收敛保底”。

2020年12月,广州康乐村,制衣工正在加工布料

在广州打拼的湖北老板

在康乐村开打板厂的湖北荆州人孙老板,看上去五十来岁,他告诉记者,自已是1994年来到广州的。

作为较早南下淘金的那批人,孙老板凭借在湖北老家有制衣经验,先是进了一个有二三十名员工的小型制衣厂,慢慢攒下一些积蓄。后来工厂遣散了员工,只能自谋出路。

2001年,孙老板从朋友处打听到康乐村开始盛行做制衣、服装生意,于是决定自立门户,和妻子开起了打板厂。

打板的意思是固定衣服样板,这是生产服装的第一个环节——客户送来实物样品、服装面料,孙老板要根据顾客的需求制成样板、样品。如果客户满意,样板、样品将送达其它制衣厂、配件厂按量加工生产。

孙老板说,每天能打多少样板,要看客户的具体要求,很难估算。原来靠手绘样板图的他,如今学会了电脑制图,操作起来便捷了不少。

2020年12月,广州康乐村,街上人来人往

孙老板刚到康乐村开厂时,他的店铺四周都是农田,还有村民去田里抓泥鳅。随着制衣业的兴起,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康乐村,很大部分是湖北人,也有广东潮汕人等。

康乐村的村民修起了平房,专门租给来这里务工的人群。于是民房一幢紧挨着一幢,大把的电线缠绕在一起。楼房过于密集,以至于阳光无法照射进来,房屋、过道里阴暗潮湿。

孙老板租来的房子不大,每月租金3000元。一楼前厅做店面,后面是狭小的厨房和卫生间,二楼的阁楼做卧室。这样的条件实在算不上舒适,“大家都是来这里赚钱的,如果想生活好,要到天河区去”。

孙老板没有多招工,仅凭夫妻俩就可以包揽所有的活。生意最好的时候,这间夫妻店一个月可以赚上大约2万元。他的一些亲戚也来到了康乐村,大多从事与制衣相关的活计。

近几年服装行业激烈竞争,加上订单减少,孙老板眼见着生意越来越淡。一些湖北老乡转行做起了其他生意,还有的直接卖掉厂子,回了湖北老家。去年新冠疫情爆发,更是使得康乐村的制衣生意大打折扣。

2020年4月底,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数据称,因疫情影响,2020年1至2月,纺织品服装贸易额343.9亿美元,同比下降17.8%。其中出口305.5亿美元,下降19.9%;进口38.3亿美元,增长4.5%,累计贸易顺差267.2亿美元,下降22.5%。

孙老板摇了摇头说,国内服装的销量比较容易饱和,海外市场的份额才是增长点。

2020年12月,广州康乐村,制衣工正在加工布料

旧改“风暴”

疫情之外,另一场“风暴”正在形成。

2020年12月4日,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挂出了广州海珠区凤阳街凤和(康乐村、鹭江村)更新改造项目公开选择合作企业公告,改造范围内总建筑面积335.94万平方米,改造投资总金额约为346.67亿元,其中复建安置资金约250.77亿元。

根据公告,海珠区鹭江村、康乐村将通过合作改造模式对旧村庄进行全面改造。待用地手续完善后,合作企业按照经批准的改造方案及规划,拆除重建实施改造。

具体时间安排为,2021年6月30日前将完成片区策划方案、详细规划修改方案审批;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全部安置地块的房屋拆卸;2023年12月31日前全部安置房开工建设;2025年12月31日前将基本完成安置房建设。

这一下,康乐村的湖北老板们议论纷纷。听到这个消息后,孙老板充满疑虑,“如果改造的话,我们这些厂要搬到哪里去?”

2021年7月,广州康乐村,正值制衣生意淡季,街上车辆往来较忙时有所减少

孙老板告诉记者,当时还有传言称,中大布匹市场要搬到广东清远,“如今大半年过去了,也没见一点动静”。

据媒体报道,中大布匹市场目前拥有商户2万余户,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,主要经营各种面料、辅料、家居装饰用品等商品,品类超过10万种。同时,以市场为中心,形成了3万多家大大小小的制衣厂、作坊、店铺在内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,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,年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。

在康乐村村口开服装店的陈老板告诉上游新闻记者,康乐村的制衣厂和中大布匹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加工链条,配套设施也是非常完善的,一旦大规模改造搬迁,必然涉及到众多的利益。她认为,就算改造也不至于那么快。

2021年1月27日,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布了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凤和(康乐村、鹭江村)更新改造项目公开选择合作企业交易结果。合作企业已经确定,这就意味着,更新改造已箭在弦上。

湖北老板们认为,康乐村改造所带来的财富,是属于村民的,不会落到自己手上。即便康乐村不改造,他们也依然面临“去与留”的问题。

孙老板说,如果要离开,一把年纪回湖北老家可能更加赚不到钱;留下继续开厂的话,不得不十年如一日地做着打板生意,不敢退休,也赚不了大钱。

其实,他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:仍然留在康乐村,毕竟去哪里都是打工。